筷子是人們?nèi)粘o嬍持斜夭豢缮俚牟途?,然而,,最新調(diào)查顯示,如果筷子“超期服役”,、使用不當,、存放不當、清洗不當?shù)?,都會導致筷子沾染金黃色葡萄球菌,、痢疾桿菌、致病性大腸桿菌,、幽門螺桿菌,、沙門氏菌、霍亂弧菌以及某些寄生蟲幼蟲或蟲卵,、多種真菌,、甲型和戊型肝炎病毒等致病微生物,引發(fā)人體發(fā)生急性胃腸炎,、肺炎,、傷寒、霍亂,、傳染性肝炎等等眾多疾患,。日常生活的小小疏忽,如果感染沙門氏菌,、霍亂弧菌等病原微生物時,,不僅可以引起較嚴重的臨床病癥,甚至出現(xiàn)感染敗血癥、休克,、死亡等以及疾病的播散和流行,。夏秋季節(jié)是多發(fā)和易發(fā)季節(jié),更須多加注意,。
清洗及存放不當可致細菌滋生 日常生活中,,人們可通過手和唾液將幽門螺旋桿菌、大腸桿菌,、金黃色葡萄球菌,、肝炎病毒等致病微生物沾染到筷子上,繼而在人們進餐時相互交叉感染,。據(jù)一般觀察,,近50%的人都選擇在水龍頭下雙手揉搓、沖洗筷子,,然后往筷籠里一插就算洗好了,,以為看起來干凈就是無菌了。但是這種做法,,筷子可能沒有徹底洗凈,,仍然殘留有食物殘渣、油漬,、病原微生物或多雙筷子一起清洗時發(fā)生交叉感染,;另外,帶水并留有食物殘渣的筷子直接放進筷籠內(nèi),,潮濕的環(huán)境以及食物殘渣是致病微生物滋生最好的溫床,。調(diào)查顯示,潮濕及不潔的筷子很容易滋生金黃色葡萄球菌,、致病性大腸桿菌、沙門氏菌和黃曲霉菌等致病微生物,。
因此,,清洗筷子時,應一雙雙仔細清洗,;為避免水淋淋的筷子放進筷籠,,可準備一塊專用的擦筷子布,也可每次清洗后把筷子放在碗架上散開,,晾干,,再把筷子頭朝上放進筷籠,并且筷籠應豎立放置,。這樣既可以使致病性大腸桿菌,、幽門螺旋桿菌等病原微生物在干燥環(huán)境中脫水死亡,又可避免筷子頭沾染筷籠底部的細菌。另外,,筷籠最好存放在通風干燥的地方,,以防霉菌污染;家庭筷子也最好做到專人專用,,以防交叉感染,。
定期給筷子消毒 每天清洗,晾干只是清除筷子上大部分致病微生物的簡便方法,,但像金黃色葡萄球菌,、肝炎病毒等是無法徹底殺滅的。金黃色葡萄球菌可在干燥的環(huán)境中存活2~3個月,,甲型肝炎病毒可在室溫下生存1周到數(shù)月,。所以,筷子,、筷籠和擦洗布應每周放在籠屜里或開水里蒸煮30分鐘一次,,或者用家用消毒柜對木質(zhì)和金屬制筷子進行高溫消毒,以殺滅一切細菌和病毒等致病微生物,。
另外,,除金屬筷子外,也可將耐高溫的木質(zhì),、樹脂或塑料筷子清洗干凈后放在微波爐內(nèi)消毒3分鐘,。微波爐在工作時,微波與光波同時以30萬公里/秒的速度進行里外交錯加熱,,溫度可迅速達到120℃,,3分鐘即可殺滅金黃色葡萄球菌、結核桿菌等病原微生物,。
別讓筷子“超期服役” 即便是認真清洗和定期消毒,,也難以阻止“長期服役使用”的筷子上致病微生物的滋生。據(jù)檢測,,在500倍的鏡頭下,,會看到使用半年的木質(zhì)或竹制筷子表皮脫落,有明顯的小縫隙,,且縫隙里有黃色殘留物,,即便洗干凈的筷子在顯微鏡下也可看到大腸桿菌、金黃色葡萄球菌,、鏈球菌等致病微生物,;使用1年的筷子表面已變色且溝壑縱橫,凹陷處有許多油污和微生物,,已經(jīng)無法徹底清除干凈,;而用過3年的筷子,,已面目全非,表面長滿了菌落,。使用時間越長,,檢出的菌落總數(shù)越高。因此,,建議木質(zhì)或竹制筷子應半年更換一次,,或者使用品質(zhì)可靠的不銹鋼質(zhì)筷子或金、銀質(zhì)的金屬筷子,,方便清洗,、消毒和長期使用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