PDCA質量改進
提高護士對Ⅰ期壓瘡及其高危因素的辨識能力
問題描述
患者 男,,34歲,,于2014年4月9日入院,,肝硬化肝癌,低蛋白血癥,,桶狀胸,,身高170cm,體重100kg,。于4月21日行肝動脈導管化療栓塞術,,4月22日巡視病房發(fā)現患者右肩胛下有一3*4厘米破潰伴少量滲液,即刻給予患者局部優(yōu)潔,,優(yōu)賽,,優(yōu)拓換藥。
該患者年齡較輕,,體重較大,,且胸廓略畸形,行肝動脈導管化療栓塞術后,,需下肢制動24小時,,患者依從性好,,嚴格臥床,,導致發(fā)生壓瘡。護理人員一般對極度消瘦,年齡較大的患者出現壓瘡的問題較重視,,且對下肢制動可能發(fā)生壓瘡,,未進行相關評估。
壓瘡的發(fā)生不僅導致患者的身心傷害,,影響了原有疾病的預后,,使住院時間延長,而且也增加了護士工作量和政府及個人的醫(yī)療負擔,。同時,,也是護理績效考核的重要指標,反映了護理的質量,。
預防勝于治療,,減少壓瘡的發(fā)生,需要護士對壓瘡發(fā)生的高危因素及時的評估,,針對性的預防,。即使是難免壓瘡,及時發(fā)現Ⅰ期壓瘡,,給予相應的治療,,也可以極大地減輕患者的痛苦。故護士全面評估患者壓瘡的高危因素,,及早發(fā)現Ⅰ期壓瘡,,是降低壓瘡發(fā)生率的關鍵。我科室針對這種現狀,,啟動了“提高護士對Ⅰ期壓瘡及其高危因素的辨識能力”的質量改進項目,。
現狀分析
我科室2014年1月至6月,共上報壓瘡6例,,其中2例為院外帶來,,4例為院內發(fā)生。4例院內發(fā)生壓瘡,,1例為Ⅰ期壓瘡,,3例為ⅡⅢ期壓瘡。其中Ⅰ期壓瘡經對癥護理,,很快痊愈,,1例Ⅱ期壓瘡經積極護理,出院時基本痊愈,,但花費較高,。另外2例患者因病情危重死亡,由于皮膚破損,,增加了患者痛苦和費用,,加大了護理工作量,。
經回顧分析,我們認為2例痊愈的壓瘡, 如果能夠及時評估高危因素,,加強對癥護理,,是可以避免壓瘡的發(fā)生。另外兩例未愈壓瘡,,為晚期腫瘤,,惡液質,嚴重的低蛋白血癥,,為難免壓瘡,,但是如果能夠將其控制在Ⅰ期壓瘡,將會極大地減輕患者的痛苦,。
自壓瘡等護理不良事件納入績效考核以來,,護理人員對壓瘡的護理高度重視,但是往往把大部分精力花費在ⅡⅢ期壓瘡的護理工作中,,對于高?;颊叩脑u估往往憑借臨床經驗,即便使用Braden量表,,對適用人群,,評價標準也缺乏統(tǒng)一規(guī)范的標準。這就導致不能早期識別部分高?;颊吆廷衿趬函?,直至發(fā)生皮膚破損。同時,,低年資護士經常不能明確鑒別浸漬性皮炎,,膠帶撕脫傷,抓傷,,造成錯報漏報現象,。
壓瘡在全球的高患病率及其巨大的醫(yī)療費用.以及護士預防壓瘡的知識缺乏和護理措施不一致等問題,促使各國都根據國情制訂了相應的預防實踐指南,旨在更新護士的壓瘡知識結構,、規(guī)范預防護理行為和保持護理措施的一致性,,最終達到提高預防效果的目的。有研究認為,,壓瘡預防指南在臨床中很少應用是壓瘡發(fā)生的主要原因,,故我們對護士壓瘡預防相關知識的了解程度進行調查。經討論我們認為影響因素如下:
PDCA循環(huán)
P
科室成立專項小組,,成員為護士長王馨,,副護士長韓會山、護理骨干張靖,、龍姍姍共4人,,并請科護士長包志英指導,。根據圖1、圖2的分析結果,,我們認為降低壓瘡不良事件的發(fā)生率,預防重于治療,,提高護理人員對壓瘡高危因素的評估能力和對Ⅰ期壓瘡的辨識能力是關鍵,。我們在轉變管理者工作重點,培訓2014版壓瘡預防指南,,細化壓瘡評估量表,,規(guī)范壓瘡評估內容,加強高?;颊呒凹覍俳逃?,增加預防壓瘡用品這幾方面制定相應的工作計劃。
目標:2014年7-12月,,院內發(fā)生Ⅱ期壓瘡較1-6月減少50%
本計劃自2014年8月啟動,,8月-9月是培訓階段,10-11月是強化階段,,12月是討論總結階段,。具體分工如下:
王馨:全面掌握計劃推進,解讀2014版壓瘡預防指南,,規(guī)范壓瘡評估內容,,增加預防壓瘡護理用品,對已發(fā)生壓瘡統(tǒng)計上報,。
韓會山:細化Braden評估量表,。指導護士對高危患者的評估,,采取針對性護理措施,,指導護士對浸漬性皮炎,膠帶撕脫傷,,抓傷等鑒別,。
張靖 龍姍姍:對可疑高危患者篩查,,加強高?;颊呒凹覍俳逃笇У湍曩Y護士評估高?;颊?。
D
1.解讀壓瘡預防指南:查閱相關文獻,參加院內外講課,,全科講課1次,,全體護士講課1次,。使醫(yī)務人員對壓瘡的發(fā)生發(fā)展規(guī)律,分期,,高危因素,,相關因素,預防手段有系統(tǒng)全面的認識,。
2.細化Braden評估量表,,調查護士使用中的難點。
3.通過照片,、實例等講解壓瘡與浸漬性皮炎,,膠帶撕脫傷,抓傷等鑒別,,杜絕錯報,。。
4.講解Ⅰ期壓瘡的判斷方法,,指壓法和透明片法,,早期發(fā)現壓紅并處理,杜絕誤報,。
5.對新入院患者和手術患者進行壓瘡評估,。
6.對Braden評估量表評分﹤18分患者進行家屬告知。
7.對預防性使用敷料的描述規(guī)范化,,在護理記錄單上詳細記錄,。
8.通過查閱文獻對Braden評估量表中主觀性較強,是護士評估的難點的條目,,增加客觀標準,,以幫助準確評估。感覺條目根據意識狀態(tài)分為昏迷,、嗜睡,、清楚;營養(yǎng)條目,,增加血漿白蛋白﹤35g/L即認為患者存在營養(yǎng)不良,。
9.護理骨干每周篩查可疑高危患者,,ADL評分低于50者,,長期臥床者,失禁患者,,需乘坐輪椅者,,遇臨床實例,隨時講解,。
10.對Braden評估量表評分﹤18分患者,,在每日交班時提示,。
C
經過理論培訓,臨床帶教,、健全規(guī)范等一系列工作,,我們采取提問、答卷,、抽查,、調查等方式進行效果評價。
1.護士對Ⅰ期壓瘡的辨識方法掌握達100%,。
2.護士對壓瘡的分期,壓瘡的高危因素,、相關因素,、預防手段了解程度達90%。
3.對預防性使用敷料的描述規(guī)范化,,在護理記錄單上詳細記錄達100%,。
4.對Braden評估量表評分﹤18分患者,在每日交班時提示達100%,。
5.對新入院患者評估達100%,。
6.對Braden評估量表的評分標準中感覺、移動,、活動,、潮濕條目評估較準確,對營養(yǎng)方面,,即使增加了血漿白蛋白的客觀指標,,仍感覺在評估時不方便直觀。故我們經查閱文獻增加了水腫中,、重度的高危因素,,以方便護士評估。
通過以上努力,,2014年7-12月,,我科室上報護理不良事件-壓瘡2例,均為院外帶來,,Ⅰ期,、Ⅱ期壓瘡各1例,達到預期效果,。同時針對高危因素,,預防性使用壓瘡氣墊4人,相關敷料15人,,鑒別膠帶撕脫傷2人,,失禁性皮炎3人,。
A
我科室對住院患者壓瘡的不良事件高度重視,經分析討論,,認為提高護士對Ⅰ期壓瘡及其高危因素的辨識能力,,是控制壓瘡發(fā)生率的關鍵環(huán)節(jié)。
因此,,我們全體護理人員認真學習2014版壓瘡預防指南,,查閱相關文獻,參加院內外講座,,系統(tǒng)的了解壓瘡預防知識,。規(guī)范壓瘡評估量表的評估標準,細化高危人群的干預措施,,并且針對我科室患者特點,,增加簡便的客觀評估方法,降低了住院壓瘡發(fā)生率,,減少患者的痛苦和經濟負擔,。從而證明通過科學的方法,大多數壓瘡是可以預防的,。
參與編寫人員:王馨 韓會山 張靖 龍姍姍
上一篇: 降低口腔修復義齒加工件返工率
下一篇: 降低首臺擇期手術開臺延遲率